卧龙保护区在四川哪里(四川卧龙在哪个市)

旅游攻略 (20) 2025-05-28 22:09:14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孕育了无数珍稀物种。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首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本文将带您走进卧龙,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

一、卧龙保护区概况

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总面积为20,000平方公里。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卧龙保护区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二、大熊猫的摇篮

卧龙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大熊猫的摇篮”。这里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大熊猫,据统计,保护区内大熊猫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这里还有金丝猴、羚牛、小熊猫等多种珍稀动物,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景观。

三、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

卧龙保护区不仅是大熊猫的家园,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50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有红杉、水杉、银杏等。这些植物为保护区内各类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四、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卧龙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区内,建立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生态旅游区等多个项目,旨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五、生态旅游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在卧龙保护区逐渐兴起。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卧龙保护区作为我国首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本文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大熊猫保护报告》和《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卧龙保护区在哪里

1、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汶川特大地震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口资助援建卧龙自然保护区。

2、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总面积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在哪里

1. 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汶川县,是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

2. 中国卧龙大熊猫繁育中心自1980年代成立起,便在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时期承担起了拯救大熊猫的重任。当时,大熊猫因竹子开花而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中心工作人员不懈努力,成功救活了许多大熊猫。

3. 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该中心在2006年创下了单年诞生18只大熊猫幼仔的纪录,2007年又有14只幼仔诞生。目前,卧龙中心共有60多只大熊猫生活在此,另外还有80只大熊猫分布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动物园及研究中心。

4. 2005年7月3日,这个中国最大、最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基地迎来了重要时刻,一只大熊猫的双胞胎幼仔在这里诞生,标志着当年繁殖季节的开始。

5. 由于大熊猫幼仔体重轻、发育不完全,需要人工辅助育幼。大熊猫的幼仔出生时,体重与母亲体重的比例是现存熊科动物中最低的,仅为1/1000至1/1500。这些幼仔不仅体重轻,身体也极其脆弱,发育程度只相当于人类四个月的胎儿。

6. 人工辅助育幼措施的采取,是大熊猫保护工作中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这一工作的成功,不仅对大熊猫种群的存续至关重要,也为全球熊科动物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卧龙大熊猫繁育中心,经润色和校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述的清晰性。

四川省卧龙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什么的保护

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约70万公顷。

重要动物:

兽类有86种,录属7目24科,其中啮齿目7科26种,食肉目7科23种,食虫目3科14种,偶蹄目3科12种,翼手目2科6种,兔形目1科2种,灵长目1科3种。区系组成复杂,它既有北方的种类(如全北界特有的鼠兔科、跳鼠科及主要分布于全北界的鼹鼠科),也具有南方的种类(如旧大陆热带-亚热带特有的竹鼠科及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区的猴科、灵猫科和豪猪科),更具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特的有或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区的兽类,如大熊猫、小熊猫、四川水麝鼩、蹼鼩等。

鸟类232种和另3亚种,隶属13目38科,其中繁殖鸟212种,非繁殖鸟20种。

爬行类共有14种,隶属于2目5科,其中蜥蜴类三种即蝘蜒、康定滑蜥和白条草蜥;蛇类11种即美姑脊蛇、横斑锦蛇、紫灰锦蛇、颈槽游蛇、斜鳞蛇、翠青蛇、福建颈斑蛇、乌梢蛇、丽纹蛇、菜花烙铁头、山烙铁头等。其中美姑脊蛇、横斑锦蛇仅见于四川,可能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的特有种。区内爬行类均属东洋界成分。

两栖类共有10种,隶属于2目4种,其中有尾目一种即西藏山溪鲵;无尾目九种,即沙坪角蟾、多顶齿突蟾、宝兴齿蟾、华西蟾蜍、沼蛙、日本林蛙、花臭蛙、理县湍蛙、四川湍蛙等。

鱼类有6种,即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细尾条鳅、石斑鮡及两种未定名的条鳅,隶属于2目3科。

重要植物

物种多样性:卧龙自然保护区曾与四川省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合作考察、收集植物标本达5000多号、20000多份,还鉴定出植物种类数近4000种;发现新种和变种10个,记录在案的高等植物有217科、814属、1989种,其中,苔藓植物174种,约占四川种数的8.29%,蕨类植物191种,约占全国种类数的8.3%,四川种数的20.0%,被子植物1604种,约占全国种数约6.6%,四川种数的18.98%。

珍稀濒危植物: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4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有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水杉(Metasequ oia glyptostroboides Cheng),二级保护的有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光叶珙桐(Davidia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杜仲(Eucommia ulmoides)银杏(Ginkgo biloba)胡桃(Juglans sp.)四川红杉(Larix mas tersian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三级保护的有:黄蓍(Astrgal us menbranaceus)黄连(Coptis chinensis)金线槭(Dipteronia sinensis)八角莲(Dysosm a versipellis)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天麻(Gastrodia elata)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扇蕨(M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黄薜(Phelloclendron amurense)垂枝云杉(Picea brachytyla)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大叶柳(Salix magnifica)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