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旅游景点(崆峒山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旅游攻略 (15) 2025-05-28 22:00:51

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山。它就被誉为“道家圣地”、“华夏第一奇山”。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让人流连忘返。

一、崆峒山自然景观

崆峒山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的交汇处,地势险峻,山势奇特。这里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以下是崆峒山部分自然景观:

1. 崆峒仙境

崆峒仙境是崆峒山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它以奇峰、异石、幽洞、清泉、古树为特色。其中,飞来石、仙人桥、一线天等景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2. 天桥山

天桥山位于崆峒山中部,是连接东西两座山峰的天然桥梁。山势险峻,气势磅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3. 玉皇顶

玉皇顶是崆峒山的最高峰,海拔2123米。登顶后,可俯瞰整个崆峒山景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崆峒山人文景观

崆峒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道教高僧在此留下了足迹。以下是崆峒山部分人文景观:

1. 崆峒宫

崆峒宫是崆峒山的主要道观之一,始建于东汉。这里供奉着道教始祖老子,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2. 太极宫

太极宫位于崆峒山中部,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它以太极图为核心,展示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3. 道德经碑

道德经碑是崆峒山的重要文物之一,碑文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它记录了道家经典《道德经》,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崆峒山旅游攻略

1. 最佳旅游时间

崆峒山四季皆宜游览,但以春季和秋季为最佳。春季,山花烂漫,景色宜人;秋季,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2. 游览路线

崆峒山游览路线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东线以崆峒仙境为主,中线以玉皇顶为主,西线以太极宫为主。游客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路线。

3. 住宿餐饮

崆峒山附近有各类酒店、客栈可供住宿。餐饮方面,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如平凉烧鸡、崆峒山蘑菇等。

4. 注意事项

游览崆峒山时,请注意安全,遵守景区规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环境,留下美好回忆。

崆峒山,这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之地,等待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领略到千年文化的底蕴。让我们共同走进崆峒山,探索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崆峒山旅游景点介绍

崆峒山是国家5A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的美誉,景区里面更是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是值得一去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崆峒山的旅游景点,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1、朝阳洞

崆峒山有许多大大小小、或深或浅的石洞,据初步统计,共有大小32个洞子,崆峒山得名,与山上的石洞有很大关系,即取”空空洞洞“之意。这些洞子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说法,朝阳洞即是其中一个较有名气的石洞。

朝阳洞位于狮子岭东侧绝壁上,面临一条沟谷,谷内长满茂密的森林,隔谷与西台相望。此洞不甚大,洞口宽为8米,高为5米,深为5米,这里没有出入的路径,游人很少到此,因此,显得十分幽雅寂静。据说早晨初升太阳的光芒,首先射入洞内,故名朝阳洞。

2、雷声峰

雷声峰的险奇堪称崆峒一绝,雷声峰不是飞来峰,它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这条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整个山体均为丹色石质,其东西两侧下临绝涧,南面的绝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由于雷声峰由北而南,山势逐渐变低,因此,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在空谷依栏而望,崆峒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故取名“雷声峰”。

3、莲花寺

崆峒山五台寺之一,据碑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周原多古松。清末兵燹后倾圮。民国4年(1915),由朱进财等人募资,历经18载,恢复坐北大殿3楹、土地祠1楹、山门1座、厢房16间。民国25年,郑浚主持创建面东两层砖木结构西方三圣楼5楹,其后又由僧人普善、普化主持更新山门,修建马厩3间,1958年后废。1983年由僧人释常慧募资重建面西厢房6间,1985年修复面南大殿3楹,由艺人戴国华重塑金身释加佛、文殊、普贤菩萨及18罗汉像。1990年由佛教协会主持恢复复面东三圣楼三层五间,一至二层为僧房。

4、藏经楼

藏经楼亦称藏经寺、藏经阁,在原真乘寺东侧。旧为真乘寺藏经库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由韩藩王室出资改建而成,专供存放皇太后颁赐三藏经。清嘉庆十一年(1811)修葺时,增修对口东、西楼房12间。咸丰年间静宁县民万炳熊助资督工整饰一新,同治二年(1863)兵燹后,楼房倾圮,部分藏书散佚。光绪二十四年(1898),桑泉王原命出资400余金修复。

5、真武殿

亦称无量祖师殿,为皇城主殿。北宋乾德年间(963—967)修建,元代改崇佛阁奉祀释迦佛。明代嘉靖年间韩王夫人郭氏捐资,命遣内散官马英祈许,将大殿扩建为5楹,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殿顶覆盖铁瓦。殿内正中设高1.5米、长宽各6米的神龛,奉祀彩塑金身真武帝君坐像1尊。龛台正中设置铜铸玄武,左右彩塑周公桃花站像各1尊。龛台左右侧下方各塑龟蛇化身站像1尊。殿内左右彩塑四大灵官站殿神。清康熙初年王辅臣应吴三桂兵变据平凉占崆峒,殿庑毁坏严重,十五年(1677),龙门洞道士苗清阳前来住持募化重修,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山旅游景点

崆峒山作为国家5A级景区,拥有众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主要包括:

1. 朝阳洞 位置:位于狮子岭东侧绝壁上。 特点:此洞不甚大,但十分幽雅寂静。据说早晨初升太阳的光芒首先射入洞内,因此得名朝阳洞。

2. 雷声峰 特点:雷声峰的险奇堪称崆峒一绝。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 景观: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

3. 莲花寺 历史:据碑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多次废毁与重建。 现状:现存的建筑包括大殿、厢房等,寺内供奉有释加佛、文殊、普贤菩萨及18罗汉像等。

4. 藏经楼 位置:在原真乘寺东侧。 历史:明万历三十一年由韩藩王室出资改建而成,用于存放皇太后颁赐的三藏经。历经多次修葺与倾圮,现已修复。

5. 真武殿 别称:亦称无量祖师殿,为皇城主殿。 历史:北宋乾德年间修建,元代改崇佛阁奉祀释迦佛。明代嘉靖年间扩建为5楹,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历经兵变与重修,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点:殿内正中设神龛,奉祀彩塑金身真武帝君坐像,左右彩塑周公桃花站像及四大灵官站殿神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崆峒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

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

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希望大家喜欢。

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

崆峒山旅游景点介绍

崆峒山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和“道源圣地”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

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1994年,崆峒山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登上了“国家名片”。 崆峒山景区门票价格:旅游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120元/人;旅游淡季(每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0元/人。 崆峒山五台景区、皇城、塔院景区、弹筝峡景区、胭脂峡景区、香山景区实行通票制。 崆峒山景区设有东门、南门、西门、索道四个出入口,售、检门票;设有朝天门检票点。

导游讲解费:10人以下团队100元/天,10人以上团队150元/天后山上山车费:20元(双程)前山水库船票(单程):15元/人,团队优惠价10元/人 前山索道:旺季30元/人(单程),50元/人(双程);淡季20元/人(单程),30元/人(双程)前山环水库环保车:6元/人(单程) 在平凉市汽车西站前的2路车站有专线车(车费2元)发往崆峒山,可选择乘到山顶停车场(车费8元),或者乘到后山脚下(3元),还可以乘到2路车终点站,然后再换乘三轮摩托车到崆峒山前山的`问道宫(车费5元),从这里开始登山。

崆峒山娱乐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 《都城纪胜》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quot;。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庆阳,当时艺人以演皮影戏犒劳将士。清末甘肃大将董福祥曾把环县皮影戏班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廊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陇东皮影音乐深受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响,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乐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数班子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

陇东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要求以小口齿青槽期的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陇东皮影雕刻艺人世代相传,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早期陇东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纹样和色彩简单概括,往后发展,皮影高一尺左右,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 (5:1),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绞连,身上的若干关节,根据动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纵,通过灯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种动作。清末,陇东皮影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 "金銮殿",称之为"大片", 尺寸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