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鸡冠洞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鸡冠洞被誉为“北国第一洞”,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丰富的溶洞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鸡冠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人文历史的韵味。
一、鸡冠洞的自然奇观
1. 地质构造
鸡冠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洞内景观奇特,石笋、石柱、石幔等溶洞景观琳琅满目。据地质学家研究,鸡冠洞形成于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构造。
2. 溶洞景观
鸡冠洞洞内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分为主洞、东洞、西洞三个部分。主洞高约30米,宽约50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景观千姿百态,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其中,最为著名的景观有“金龟探海”、“仙女散花”、“天宫瑶池”等。
3. 气候特点
鸡冠洞内常年恒温18℃,湿度适中,四季如春。洞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天然氧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能欣赏到美丽的溶洞景观,又能享受清新的空气,实为一大幸事。
二、鸡冠洞的人文历史
1. 历史渊源
鸡冠洞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据《栾川县志》记载,鸡冠洞原名“石室”,因洞内钟乳石形状似鸡冠而得名。历代文人墨客纷纷留下赞美的诗句,使鸡冠洞声名远扬。
2. 文化内涵
鸡冠洞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洞内有许多与历史、神话传说相关的景观,如“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这些景观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信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 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栾川县高度重视鸡冠洞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方面,加大投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鸡冠洞的历史文化。如今,鸡冠洞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
栾川鸡冠洞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成为了游客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既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领略人文历史的韵味。让我们走进鸡冠洞,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6.6公里。鸡冠洞位于洛阳市栾川县,临近老君山,是一个规模较大,景色优美的石灰岩溶洞。而栾川县在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总面积2477平方千米。途径兴华西路,两地相距6.6公里,驾车需要用时18分钟,乘坐公交需要用时30分钟。
1、门票价格
成人票:¥80
学生/教师票:¥40
2、娱乐项目
高空玻璃漂流:80元/人次。
高空飞碟:40元/人次。
全景玻璃吊桥:30元/人次。
水上娱乐:30元/人次。
飞龙滑道:往返:70元/人次,单上:20元/人次,单下:50元/人次。
升龙缆车:往返:15元/人次,单上:10元/人次,单下:7元/人次。
观光车:往返10元/人次,单上:7元/人次,单下4元/人次。
景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拥有旅行社、宾馆、旅游纪念品市场、有轨缆车及旅游环保车队,还有集娱乐与刺激为一体的德国管轨式滑道、有高山牡丹园、月季园等花卉观光园,增设有“梦幻新境界,浪漫鸡冠洞”等夜游项目,“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应俱全。
3、优惠政策
1.4米以下儿童实行免票;
对离休人员、革命伤残人员、革命现役军人、70岁以上(含70岁)老寿星、残疾人凭证件实行免票。
4、景区介绍
鸡冠洞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城西3公里的小双堂沟内,属喀斯特岩溶地貌。
貌似雄鸡昂首引颈高啼,山顶恰似鸡冠,景致秀美,山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测。此洞斜入地下长达一千多米,景色瑰丽,深不可测,被称为北国第一洞。
鸡冠洞景区是中国长江以北罕见的洞穴旅游景区。洞中一年四季恒温18度,严冬季节,洞内热浪扑面,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洞中寒气侵袭,清神爽心,爽凉宜人。被誉为"自然大空调"。
鸡冠洞,洞长约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共由八大景区连缀而成,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瑶池宫”、“藏秀阁”、“逍遥宫”、“石林坊”。洞内形成六座数十米高的巨大厅堂,分为迎宾厅、瑶池宫、白塔殿等。洞内还有一条奔流不息、有头无尾的河流。洞中布满石灰质水溶液滴凝形成的石柱、石塔、石瀑、石川、石花,琼林玉树,千姿百态,俨然就是一座美不胜收的艺术殿堂。
聚仙宫:聚仙宫因其中石笋形态各异,如众仙欢聚一堂,故名得名。洞内有琥珀岭、石瀑、仙人床、“西天取经”、“大仙过海”、“宝塔山”、“蘑菇石”等景观,还有最引人注目的“玉柱擎天”,其左有“寿星抱桃”等景观。这些人物景观个个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玉柱潭:玉柱潭是洞内石笋、石柱最集中的一个景区,因其间有一潭清澈的地下水,故名“玉柱潭”。洞顶最高处距地面49米,可同事容纳500余人。洞内有众仙迎客、仙人晾衣、金龟渡仙翁、雪羊奋蹄、天狗守月、五佛画山等景观。
望夫石:望夫石下粗上细,下段直径1.3米,高2米,上段直径0.54米,高1.1米,因上段形似一位长发披肩的妇人眺望远方,似在期盼亲人归来,取名“望夫石”。
栾川城西3公里的君山北麓,有一座陡峭的孤峰,貌似雄鸡昂首引颈高啼,山顶恰似鸡冠,景致秀美,山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测。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名籍贯山溶洞。
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旧《栾川县志》称:“鸡冠洞,有四殿,如龙蛇之窟”、“蝙蝠如织,险象四伏”、“有樵者,操刀持棒,结伙秉烛而入”、“深幽莫测,惧而返。”。鸡冠洞蛰伏莽莽群山之中,蒙上了神秘莫测的面具,固拒来访,从此与世人隔绝。
鸡冠洞被誉为“北国第一洞”。时值盛夏,鸡冠山遍披绿锦、满目苍翠。当我们登上318级石阶,站在幽深静谧的鸡冠洞口时,无不大汗淋漓。而入得洞内,迎面扑来的习习凉风令人神清气爽、暑热顿消。待置身色彩斑斓、瑰丽神奇的钟乳石世界时,已是颇有寒意了。
洞内峰回路转,曲经通幽,景观布局疏密参差,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洞内旅游资源丰富,洞中共有景点168个。尤其是“众仙迎客”、“金鱼渡仙翁”、“贵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戏珠”、“鲤鱼戏水”、“八仙拜佛”等88个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
鸡冠洞属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她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据专家考证,她形成于早、中更新纪,诸多景观早在六、七万年前就巳定形。早在清代就有人冒险探幽,然而因洞内深幽、奇险,惧而返。
鸡冠洞,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区连缀而成,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瑶池宫"、"藏秀阁"、"逍遥宫"、"石林坊",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疏密参差,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或如逸仙,如卧佛、如飞禽、如走兽;或如春笋、如密林、如竹帘、如帷幕,其景观无不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一片片庞大的石幕犹如琴瑟,以石轻击,琴音清脆,余音袅袅,万石流淌的洞中河,清澈见底,"叮咚"作响,给静逸的鸡冠洞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鸡冠洞旅游资源丰厚,洞中共有大小景点168个,尤其以"众仙迎客"、"金龟渡仙翁"、"贵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戏珠"、"鲤鱼戏水"、"八仙拜寿"等88个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而倍受广大游客青睐。
鸡冠洞考古科研价值极高。洞中石花、石旗、石瀑、石幔、石钟乳、石笋密布,据科研数据表明,较长石笋在18.4万年前就巳形成,现在通过石笋的内部结构、层状结构以及沉淀下来的物质,可考察出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另有石盾、莲花盆等,它们的结构成因及特征、形状属世界罕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科研价值。
鸡冠洞中一年四季恒温18摄氏度,严冬季节洞内热浪扑面,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洞中寒气侵袭,清神爽心,爽凉宜人,被称为"自然空调"。
九四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九七年被省旅游局授予"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九八年被河南省建设厅授予"风景区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全省风景卫生达标先进单位"。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为鸡冠洞欣然题名"北国第一洞",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为鸡冠洞作出了"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的权威性评语。
鸡冠洞主要由玉柱潭、飞瀑岩、斜塔殿、叠帏宫、瑶池宫、藏秀阁等6个厅堂和一条地下暗河———洞天河等景观组成。由石灰质水天然滴注凝成的石柱、石林、石塔、石帏、石琴布满了厅堂和四壁,在七彩灯光的映衬下,或银装素裹或金碧辉煌,整个溶洞像一座玲珑剔透的雕塑艺术殿堂,更像神话传说中遍地奇珍异宝的水晶龙宫和海市蜃楼般神秘缥缈的人间仙境。
进得玉柱潭,一群宽袍广袖、鹤发童颜的仙翁“拦”住了众人的去路。他们个个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仿佛在热情地向游客问好,又似殷勤地为大家指路,那一张张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孔,一下将众人带入了奇异的神话天地。进入飞瀑岩景区后,地下暗河的汩汩清泉和淙淙溪流,更为这座神仙洞府平添了生机与灵韵。厅堂内曲径通幽的长廊,时而宽阔得像个豪华气派的艺术舞台,时而又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且陡峭如削,让众人着实体验了一番地下攀岩的艰险。循着潺潺水声,峰回路转,移步换景,越往里走,洞中越显幽静,景致也更加迷人:玉兔望月、海豚戏珠、八仙过海、千年一吻、鲤鱼戏水、寿星抱桃……飞瀑岩下银河泄玉,如帘如雾;叠帏宫内千层折叠,万道帷幕;垂天罗帐里流光溢彩、丹霞似火;斜塔殿内的石塔玲珑剔透、伟岸巍峨。就连厅堂四周和壁顶,也是洞穴森森、景观重重。细细品来,每块钟乳石都仿佛被赋予了灵气和神韵,令人浮想联翩、惊叹不已。最使人感到奇妙的是点缀于壁顶、由方解石结晶形成的石花,像珊瑚、似雾凇、如树挂,晶莹无瑕,熠熠生辉。此时此刻,面对这“上帝之手”的伟大杰作,倾听导游讲述那一个个美妙动人的传说,没有人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地下暗河是溶洞的血脉。日夜奔流、生生不息的洞天河,使鸡冠洞有了动感与活力。那滴水凝石的力量,在亿万年中成就了今日的奇绝美景,也在绵延着更为美妙壮观的造化。在鸡冠洞内聆听水声,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享受。屏息凝神,细听水声,仿佛聆听琼宫仙乐、天籁之音,令人有恍兮惚兮之感。
最使人记忆深刻的还是名为“千年一吻”和“一吻千年”的两处景观,“千年一吻”和“一吻千年”相距几米,遥相呼应。“千年一吻”上下两块相对的钟乳石相距只有二三厘米,水还在滴滴嗒嗒流着,但据专家测定,这个“吻”接上还需要80年;而另一块情侣石是因为年久从中间裂成两部分,形象极像一男一女在拥吻,于是被定名为“一吻千年”。
徜徉在鸡冠洞令人陶醉的艺术迷宫里,置身琼楼玉宇、如梦如幻的仙境中,造物主在让人们感受无言之大美的同时,也仿佛有意帮助人们解读一种禅机和哲理:那些神态奇异、惟妙惟肖的钟乳石雕塑艺术精品,是造物主用神奇之手锲而不舍地精雕细琢了亿万年才呈现给世人的。尽管孕育美的过程孤寂漫长,历经沧海桑田,但它一露面便石破天惊,令世人叹服。由此不难想到,真正的美就像滴水凝石,是从一点一滴和日积月累中得来的,容不得半点浮躁和功利,真正的美如同凤凰涅磐,只有在重重火浴中洗礼意志,方可获得永生———创造物质美如此,孕育艺术美、精神美更是如此。